微光|坚持28年的“十六号之约”,她是百位老人心中的“女儿”
微光|坚持28年的“十六号之约”,她是百位老人心中的“女儿”
微光|坚持28年的“十六号之约”,她是百位老人心中的“女儿”
“明天是16号吧?水秀要来给我们剪头发了(le)。”在修水县特困失能人员照料中心,76岁的失明老人方林香对护工说这话时,开心得像个孩子(háizi)。每月16日(rì),令老人们翘盼的熟悉身影会准时出现——这份温暖的约定,风雨无阻,持续了整整28年(nián)。
6月16日清晨,修水县卡顿造型(zàoxíng)理发店暂停营业,店主黄水秀如约来到(láidào)照料中心为老人们免费理发。“来剪头发咯,坐这里,系好围布。”熟悉的(de)推剪声在照料中心院子里响起,一推一剪间(jiǎnjiān),在欢笑声中,黄水秀与老人们熟稔地拉着(zhe)家常。简单的对话,是亲人般无微不至的关怀。
这份持续了28年的(de)爱心(àixīn)义举,源于黄水秀年轻时目睹(mùdǔ)老人艰难地给自己剪头发,当时的场景深深刺痛了正在学理发的她。她暗下决心,学成(xuéchéng)后要为老人们做点实事。1997年,黄水秀的理发店开业(kāiyè),她同时决定将每月16日定为义剪日,免费为有需要的老人理发。从修水县福利中心起步,她把服务范围延伸到农村,多年来为全县10多个乡镇(xiāngzhèn)20多家敬老院的老人免费理发1万多次,用手中(shǒuzhōng)的剪刀传递爱和温暖。
2019年,修水县特困失能照料中心(zhōngxīn)投入使用,黄水(huángshuǐ)秀决定(juédìng)每月16日固定到照料中心开展义剪。“在这里生活的大多是孤寡老人、残疾人,他们需要(xūyào)我。”每次理发结束,黄水秀还会和老人们聊天,像亲人一样陪伴他们。在照料中心百余名老人心中(xīnzhōng),黄水秀不是志愿者,而是他们的女儿。
黄水秀的理发店面积不大,但干净整洁(zhěngjié),墙壁上贴满了照片。照片中,一张张义剪服务对象的笑脸,是时间赠予她的无声勋章(xūnzhāng)。理发店里狭小的阁楼是爱心中转站:邻居、朋友、顾客(gùkè)等爱心人士会不定期送来衣物,黄水秀则细心地进行分拣、清洗,整理(zhěnglǐ)后为老人们送去。
在黄水秀的(de)感召下,越来越多人加入爱的接力。她的徒弟(túdì)们无论将店开到哪里,都延续着“十六号之约”,就近到社区或敬老院开展义剪(yìjiǎn)。2015年,黄水秀先后加入修水县凤凰志愿者协会、县红十字会等爱心(àixīn)组织,从1人到50人,一支义剪队伍在不断壮大……
问及“十六号之约”将延续至何时,今年(jīnnián)54岁的(de)黄水秀平静而坚定地说:“只要身体允许,我便不会停下。”
张海雯 江西日报全媒体(méitǐ)记者 袁荣穗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